正教會有關死亡的教義

Date

生命中最深邃、可畏和奥妙的事情便是出生與死亡,兩者之中,死亡帶來更強烈之情緒反應和更複雜的問題。死亡伴隨生命,生命中每一步都會遇見死亡。死亡是地上每一個生命的影子,亦是它必然和無可避免的終結。我們出生,我們也必需面對死亡。

生命中最深邃、可畏和奥妙的事情便是出生與死亡,兩者之中,死亡帶來更強烈之情緒反應和更複雜的問題。死亡伴隨生命,生命中每一步都會遇見死亡。死亡是地上每一個生命的影子,亦是它必然和無可避免的終結。我們出生,我們也必需面對死亡。

 

肉體的死亡把自然生命劃上句號、使靈魂離開它的居所-身體。但是,需留意聖經提及死亡,並沒有靈魂離開肉身這樣的描述。當中用的希臘字“ἀνάλυσις” (斐/腓 1:23, 弟後/提後4:6)是指離開世界,並強調肉身死亡之後,人的靈魂繼續存在。生物學上的死亡並不是人格的終結;那是靈魂暫時與肉體分離。自從人犯罪,肉體會腐敗和朽壞,並經歷死亡和分解。死亡單單終止了肉身和地上的生命。死亡之後,靈魂繼續存在。

 

人類的死亡是怎樣來的呢?

聖經重複地說神沒有創造死亡;但自從阿當犯罪,死亡便進入世界。以下會提及兩段經文,第一段是舊約的智慧篇1章13-25:「……因為上帝並未造死亡,也不樂意生靈滅亡。他造了萬物,為叫它們生存;世上的生物都有生命力,本身都沒有致命的毒素,陰府在地上也沒有權勢;因為正義是不死不滅的。」

 

第二段是羅馬書 5章 12-14    「……罪惡藉着一人進入了世界,死亡藉着罪惡也進入了世界;這樣死亡就殃及了眾人…… 但從亞當起,直到梅瑟,死亡却作了王。」在這段經文中,死亡被看成是入侵者,寄生於人性中,是阿當犯罪的結果和果子。

 

根據大馬士革的聖約望 (St. John of Damascus) ,死亡進入世界「就像一些瘋狂和殘暴的野獸,去毁滅人類的生命。」這栩栩栩如生的意象,生動地描繪了實況。死亡真如一頭狂暴、未被馴服的野獸,去蹂躪並毁滅人的生命。在至親身上,我們全都嚐過死亡的狂暴。

 

根據神聖法則,人被造是容許於朽壞和不朽壞這兩種情況之下。他被造成「不全是朽壞的也不全是不朽壞的。」因此,如果他是在沒有威逼的情況下,自由地決定持守神的誡命,他便獲得肉身不朽壞的奬賞。若然他不服從神聖的誡命,他便自招滅亡。

 

安提阿的提阿非羅(Theophilos of Antioch) 表達得非常好: 「神創造人,使他俱備可通往朽壞和不朽壞這兩種情況之下。因此,若他傾向於不朽壞的事情,又持守神的誡命,他便獲得從神而來不朽壞的奬賞,更透過恩典與神聯合成聖酷似神。反之,若他傾向於引致死亡的事情,又不順服神,他便自招滅亡。因神創造能駕馭自己意志的自由人。」

 

根據教父的教導,很顯然的是出於神對人的愛慕,神容讓死亡進入自然。根據大巴西略(St. Basil the Great) ,為了使人不會永遠雖生猶死般活着,神允許死亡。這個教會的觀點在喪禮禮文中可見一斑,主教為亡者祈求饒恕的禱文[i]中反映出來。除了其它事情,禱文[ii]說由於神愛世人,為了不使邪惡變成不朽壞和永恒,在他的旨意下,祂允許解除靈魂與身體不應破裂的連結。換句話說,祂允許死亡發生。

 

金口聖若望(Saint John Chrysostom)對詩篇116篇 7-8節「我的靈魂,你回到你的安息,因為上主實在是厚恩待了你。因為他救拔了我的靈魂脫免死亡……」有如下詮釋: 雖然由於罪,死亡進入世界,但神使它與人有益。在另外一處,論及同一詩篇章節,他說: 「神稱死亡為有益,你們為甚麼哀慟?若有人要哀慟,一定是魔鬼;我們要感謝死亡,它讓我們啓程往得更大裨益之處,因死亡是歇息和平靜港口。」

 

事關重大的是:出於三一真神恩典裏無盡的愛及無可言諭的智慧,我們才能理解到其實人類肉身的死亡不是懲罰,而是普遍的恩澤。神是愛,祂不單祇紆尊降貴地、關愛地把死亡變成祝福,還更多走一步。  神學家聖國瑞 (Saint Gregory the Theologian) 說:「…..罪要以另一種方式被打敗。人需要更大及更實質的援助。祂最後給世人的幫助,就是祂自己的道。祂進入自己的形象,成為人,為著肉身祂成為肉身;為著我的靈魂祂也成了有靈的活人,祂以自己的模樣潔淨(人的) 模樣,(成為我們的楷模)。」

 

奧林匹斯的主教聖梅多巨/梅篤丢斯(Saint Methodios, Bishop of Olymnpus) 察覺到:「基督到來,不是要改變或重新創造世人成為另外的樣式;乃是要回復他在未犯罪前最初的模樣。」

 

人不單祇犯罪,他還被交付敗壞。為此,神道成肉身成為人,因此祂可以再一次給人生命並恢復其不朽壞。基督作成了此事,祂成為肉身,把人從死亡中釋放。祂復活的恩典,滅絕死亡,尤如火消滅蘆葦。結果是,基督榮耀的復活不單戰勝祂自己的死亡,而是一切的死亡。

 

因此,因著復活,不朽壞的靈魂重新獲取其原來的美麗、及其先前的榮耀,並且變得燦爛。由於先祖犯罪,我們神聖的形象已被抺黑和被扭曲,但它郤(藉基督)被重塑和被堅固,[iii]以致它能在今生酷似神。在現世,人的肉身獲得能力成為三一神的居所,「你們的身體是聖靈的宮殿」(格前/林前6:19)。當基督再來的時候,肉身復活、變像和成為不朽壞,酷似主的榮耀身體。它獲取像主一樣的榮耀和不朽壞的肉身,與靈魂聯合直至無盡永恒(斐/腓 3:21) 。

 

在基督裏,死亡被戰勝。與主聯合的人無懼死亡,並視之為生命的過渡。無數聖人、殉道者、修道者和己婚人士,都已懷著喜樂和盼望,離開此生與主同在。

 

誠然,我們要承認死亡是一件異常情緒激動的事,並常觸發人的痛苦和悲傷。我們怎樣可以揉合痛苦、悲傷與喜樂、盼望?

 

大巴西略(St. Basil the Great) 述及,由於我們與心愛的人是那麼親切,失去他們或與他們分離,都是極沈重的負担。他觀察到甚至動物界也如是。他留意到一頭牛,由於同伴在牛欄死去而哭泣。

 

但是一個理性的人,特別是信徒,一定要訓練克制,防止自己過度哀慟。過份的哀慟對死者和哀慟者皆沒有幫助;哀慟者把自己陷於無法挽回的傷害之中,其實是有危險。金口聖若望(St. John Chrysostom)忠告我們要效法基督:「主為拉匝祿而哭,讓我們也哭吧。」主的哭泣呈現「一種量度」,所以我們不應過度。 主為甚麼要哭呢?他後來不是使拉匝祿復活嗎?主這樣做是讓我們學習「哀哭的量度」。這樣就顯示了「人類天性的同情心和避免一些非信徒的習慣。」



[i] 如果喪禮是由主教主禮,他可按情況選擇三式求饒恕禱文中的一式,其中一式是專為神父的喪禮而設。

[ii] “O Lord our God… You brought him into existence as a  being fashioned according to Your image and likeness; and Who, when he had transgressed the commandment of Your ordinance, and kept it not, although he participated in Your image, gave command for this reason, as God of our fathers, to prevent evil from becoming immortal, decreeing that his composite and mixture, this bond which You made for joining body and soul unbreakably, should by sundered by Your divine Will, and be dissolved; so that the soul would withdraw where it had required existence, and there abide until the general Resurrection; whereas the body would break up unto the elements out of which it had first been compounded; for this reason we pray You, the beginningless Father, and Your Only-Begotten Son, and Your All-Holy, Consubstantial and Life-creating Spirit that endured not to see the work of Your fashioning swallowed up by destruction, but rather let the body indeed be dissolved into the elements, and let the soul be appointed a place in the Choir of the Just…”

[iii] 中文翻譯蒙作者同意,加上(藉基督) 。

More
articles